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专访
魏建军赚你的钱,都花到哪里了?
时间 : 2025-08-18 18:09:53来源 作者:祁驿
长城汽车迎来35周年,全球用户超1500万,年营收达千亿级。消费者不禁好奇,魏建军赚的钱究竟花在了哪里?记者多方核实发现,答案藏在全球化工厂、安全实验室和技术研发的每一个细节里——从巴西总统见证的海外基地,到贵州悬崖边的生命奇迹,再到保定总部那个一年烧掉3000万元燃油的动力实验室,每一分投入都写着“硬核”二字。
8月16日凌晨,巴西圣保罗州伊拉塞马波利斯,总统卢拉亲临长城汽车工厂开业现场。这座工厂不一般——2021年,长城从奔驰手中收购了它,当年奔驰建厂房花了6亿雷亚尔,后来又追加1亿欧元升级设备。经过改造,如今这里成了长城在海外的第三大全工艺基地,年产能5万辆,专门辐射拉美市场。
“我们把Hi4混动四驱技术带过来了,明年还要投产乙醇混动车型。”长城巴西工厂负责人告诉记者,本土化供应链正逐步搭建,既能降低成本,也能更快响应当地需求。郑州车主王先生经常往返中巴,他对记者说:“以前在巴西很少看到中国车,现在长城工厂开了,以后保养都方便,这才是真正的‘走出去’。”
安全,是长城砸钱最“狠”的地方。记者在保定总部看到,亚洲最大的汽车安全试验室就藏在这里。2008年建成时,它已是国内主机厂首个碰撞测试实验室,如今经过几轮扩建,总投资超5亿元。而整个长城技术中心更不简单——2015年6月投入使用,面积26万平方米,总投资50亿元,除了安全试验室,还藏着18个大型试验室和1个综合试验场,单试验中心和徐水试验场的投资就各达10亿元。
和常见的碰撞实验室不同,这里的八条轨道呈扇形散开,每条之间呈15度夹角,能模拟从0度到90度的8种碰撞方式。“这边撞护栏,那边测翻滚,一条轨道一个用途,效率高多了。”实验室工程师指着忙碌的测试现场说。更厉害的是地板下的牵引系统——以前依赖欧美进口,一套要9000万元,2024年长城自研成功后,成本降到了三分之一,还能把碰撞误差控制在20毫米内。
7月30日的贵州悬崖事故,成了这套安全体系的“活广告”。哈弗猛龙车主小李驾车坠入80米深崖,车辆翻滚200米后停下,车身虽严重损毁,他和女友却只擦破了皮。“当时脑子一片空白,醒了发现门还能打开,紧急救援系统已经自动联系了客服。”小李在电话里声音仍有些颤抖,“下次换车,我还选哈弗,这车身是真结实。”
这样的安全底气,来自真金白银的投入。实验室里的碰撞假人一套就近亿元,能精准记录碰撞时的受力数据;车身用的热成型钢一体门环,硬度比普通钢材高不少。不过有车主反映,部分车型的主动安全系统OTA升级不够及时,长城相关负责人回应:“正在优化系统,会加快更新频率。”
比碰撞更“烧钱”的,是发动机研发。在长城动力测试中心,记者见到了一张惊人的账单——这里一年光是实验用燃油就要烧掉3000万元。“我们这2.3万平方米的试验室,相当于55个标准篮球场,70套试验台全年连轴转,年测试时长超40万小时,相当于单个台架不停歇跑46年。”试验技术负责人张卫指着忙碌的台架说。2011年,为打破发动机自主研发瓶颈,长城在国内第一个建起完整的燃烧开发体系,从那时起,“让每一滴燃油释放极致能效” 就成了这里的技术使命。
性能试验室里,22号台架正在做巴西市场的E61弹性燃料测试。“这是61%乙醇含量的燃油,我们要精准控制喷油时间到0.25毫秒,相当于把1分钟分成24万份,每次喷油精准到0.05毫升,跟滴眼药水似的。”标定工程师王岩说,正是这样的精细调校,让长城乙醇混动车型能在拉美市场站稳脚跟。27号台架上,V8发动机正做性能试验,排气系统被烧得通红,温度高达950℃,“这是模拟极端工况,确保用户在沙漠、高原都能放心开。”
可靠性试验室堪称发动机的“地狱训练营”。“这台发动机要连续运转1000多小时,考核强度是国标的3倍,相当于用户开60万公里。”工程师指着通红的排气系统说。正是这样的严苛测试,让长城发动机被全球20多家企业采用。特殊环境试验室里,还能模拟5500米海拔、-40℃到50℃温度,以及50度倾斜的极端工况,“不管是西藏的高原,还是东北的寒冬,我们的发动机都能适应”。
发动机的安静,离不开NVH试验室的功劳。这里是独立式“房中房”结构,1.3米厚的隔音墙把背景噪声压到16分贝,“关上门关上灯,安静得能听到自己心跳。”工程师笑着说。V6发动机怠速声压级只有58分贝。
在智能驾驶领域,长城的投入同样不含糊。曼德旗下的博睿感知实验室里,藏着一个行业前沿的毫米波雷达微波暗室——10.5米×6米×4.5米的空间里,高性能吸波材料铺满墙面,创造出低干扰的测试环境。“这不仅能测76到81GHz的主流频段,还兼容18到26GHz和57到90GHz频段,雷达的信号频率、发射功率这些参数都能精准测量。”实验室工程师介绍道。
更厉害的是它的测试能力:高精度滑轨和转台能模拟二维角度分辨率,15厘米静区的反射面天线可模拟大功率干扰信号,连保险杠材料的介电常数都能测。“以前测雷达性能要找好几个第三方实验室,一天最多测10台,现在我们这儿一天能测20台,效率提了两三倍,一年能省几百万元研发经费。”工程师算起了账。目前,这里测试的雷达已用在哈弗、枭龙、魏牌等车型上。“我那辆枭龙MAX的自适应巡航特别准,跟车距离控制得刚刚好,原来背后有这样的暗室在把关。”郑州车主陈先生说。
除了雷达,长城在“吹风”上也舍得花钱。它的环境风洞实验室能吹出250km/h的风速,比17级台风“山竹”还快30km/h。更绝的是,这里的喷口面积可从8平方米调整到6.4平方米,温度能从- 40℃调到60℃,还能造雨造雪,包含5种雨况(从毛毛细雨到暴雨)、4种雪况(从小雪到暴雪),光照强度比撒哈拉沙漠还强20%。“新能源车型对风阻特别敏感,多吹几次,续航就能多几公里。”工程师笑着说,他们甚至能模拟隧道和乌云,让测试不受天气影响。
在建的气动-声学风洞更让人期待。占地7000平方米,喷口面积25平方米,最高风速300km/h,背景噪声在160km/h时能控制在60dBA以内。“国内独有的五带移动带系统,既能测普通家用车,也能测赛车,明年建成后,风阻风噪测试能力就是国内顶尖。”项目负责人透露。
徐水试验场的高环跑道上,故事同样精彩。2015年建成时,这里是自主品牌首个综合性试验场,占地 114万平方米,有76种试验路面,总里程45公里。这条高速环道全长7019米,最大倾角47度,能让车辆以240km/h的速度跑圈。长城汽车的所有新车型都必须在这里高强度跑满7000公里,连魏派高山这样的大型MPV,都曾在这儿跑到208km/h,“不飘,噪音还小”,试驾工程师回忆道。现在,这里还对其他车企开放。“同行来测车,我们也欢迎,大家一起进步。” 场地方负责人说。
冬天的测试则交给黑河试验场。冰面ABS路、冰雪圆环,专门测试车辆在极寒下的性能。“去年冬天在那儿测试的坦克300,今年在东北雪地里跑着特稳。” 北车主赵先生说。
长城的钱,还花在了产业链的“毛细血管”里。曼德光电是长城的全资子公司,不仅给长城供货,还给上汽、宝马做车灯。加上博睿感知在毫米波雷达领域的布局,曼德已成为汽车电子领域的重要力量。特嗨氢能检测中心接外单,精工汽车的热成型模具打进了奔驰、宝马的供应链,这些都在印证长城“开放共赢”的思路。
在保定,长城的“生态闭环”更显眼。隔着技术中心一条街,去年9月开了家“爱情广场”,投资150亿,号称全国首个汽车主题购物中心,23个汽车品牌入驻,能一边吃饭看电影,一边等车保养。“以前保养车得耗一下午,现在逛逛街就完了,方便。”保定市民刘先生说。
不止于此,长城还管员工的“衣食住行”。2009年起建的“爱情家园”小区解决住房,旁边的爱和城学校从早教开到高中,连架子鼓、古筝课都有。“不用为孩子上学操心,干活更踏实。”在长城工作10年的河南籍工程师告诉记者。
魏建军在接受采访时说得实在:“不求做惊天动地的事,就做良心上过得去的,把车做好。”《人民日报》曾评价长城“把关键技术攥在自己手里”,这话不假。从巴西工厂的全球野心,到悬崖边的生命奇迹,再到动力实验室那3000万元的燃油账单、博睿感知暗室里的雷达测试,长城的钱,都花在了让车更安全、更靠谱、走得更远的地方。
35年,不是终点。正如卢拉在长城巴西工厂开业时所说:“这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实力体现。”选择长城的消费者,或许还没意识到,自己的每一分购车款,都在帮中国汽车重塑全球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