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养车·用车

他当着郑州交警面喝了一瓶白酒、两罐啤酒,叫嚣怎么证明我酒驾,结果……

时间 : 2019-02-01 09:37:28来源 作者:大河报汽车网

1504 1504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段伟朵 祁驿

当交警面喝酒,是不是就能逃避酒驾处罚?酒驾被查,使“掉包计”可否能行?春节即将到来之际,郑州市惠济区人民法院的法官们总结近年来审理的饮酒后驾驶机动车、醉酒驾驶机动车相关案件,以案说法,提醒广大司机朋友,酒驾被抓,使歪招没用!在走亲访友、推杯换盏时,请拒绝酒驾。

//

【案例1】当着交警面喝酒,能逃避处罚?

//


酒驾发生交通事故,在等待处理期间,现场饮酒,能否“糊弄”交警,逃过处罚?惠济法院的一份判决显示:这样的“小聪明”要不得。


大河报汽车网



2018年1月15日晚,岳某和两个朋友一起喝酒后驾车回家,途中撞上一辆黑色小轿车,导致两车受损。在等待交警处理事故期间,岳某突然步行至路边一处烧烤摊买了一瓶白酒,一口气将整瓶白酒灌下肚,又到一个小商店买了两罐听装啤酒。随后赶来的交警将正在大口喝酒的岳某当场控制。后经鉴定,岳某血样中,血醇含量为203.32mg/100ml。

岳某在法庭上称,事故后买酒喝主要是害怕受到法律制裁。想到网上有当着交警面喝酒就不会受罚的说法,就买了瓶酒再喝一点。


大河报汽车网



惠济法院经审理认为,岳某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其行为已构成危险驾驶罪,应予以惩罚。考虑到岳某已赔偿受害人并得到谅解,可酌情从轻处罚,遂依照相关法律规定,以危险驾驶罪,判处岳某拘役四个月,缓刑五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5000元。

宣判后,岳某未上诉,该判决已发生法律效力。


大河报汽车网



//

【说法】轻信“秘籍”,欲盖弥彰

//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出台的《关于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中明确规定:“为逃避法律追究,在呼气酒精含量检测或抽取血样前又饮酒,经检验其血液酒精含量达到80mg/100ml,应当认定为醉酒。”

本案在审理过程中,岳某轻信网络上流传的逃避酒驾检测所谓“秘籍”,在酒驾出事故后自作聪明地继续饮酒、妄图逃避法律制裁的行为反而“欲盖弥彰”,使得体内酒精含量越来越高,从酒驾升级为醉驾。


大河报汽车网



//

【案例2】丈夫酒驾出事后妻子“顶包” 夫妻俩双双获刑

//


27岁的孙某是郑州一家公司的业务经理。2016年11月1日晚11时许,孙某驾车在某商场附近一道路行驶时,冲入正观看演出的人群当中,撞到了行人刘某、李某等人,又与两辆停在路边的小轿车相撞后停车,造成被害人刘某、李某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周某等四人受伤,车辆损坏。

事故发生后,孙某迅速逃离现场。随后安排已怀孕一个多月的妻子毛某冒充肇事司机。在公安机关办案人员对毛某进行询问时,毛某向公安机关办案人员作假证明,对孙某予以包庇。毛某前言不搭后语的供述很快引起公安人员的怀疑,案发10小时后,孙某迫于压力投案自首。在案件审理期间,孙某同被害人及被害人家属达成赔偿协议并进行了全额赔偿,取得了被害人及被害人家属谅解。

惠济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孙某酒后驾驶机动车辆违反交通管理法规,造成重大交通事故,致二人死亡,多人受伤,且交通肇事后逃逸,其行为已构成交通肇事罪,应依法惩处;毛某明知他人是犯罪的人而作假证明予以包庇,其行为已构成包庇罪。遂以交通肇事罪判处孙某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以包庇罪,判处毛某拘役三个月,缓刑五个月。


大河报汽车网



//

【说法】酒驾后找人“顶包”,得不偿失

//


承办此案法官介绍,醉驾入刑后,为逃避处罚,醉驾司机找人“顶包”的案件时有发生。此类案件通常有以下几种类型:基于亲情、友情等情感关系的“顶包”,下属、司机等基于职务上从属关系的“顶包”,有驾驶资质和从业资格人员代替无相关资质和资格人员的“顶包”等。但这种行为逃得了一时,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得不偿失。“顶包”行为不仅干扰了司法机关查处案件,浪费了司法资源,而且驾驶员通常会被从重处罚。冒名顶替的“顶包”者也逃不了干系,轻则会受到行政处罚,重者获罪。

大河报汽车网



//

【案例3】“隔夜酒”不算酒驾吧?法律:只认数据

//


头天晚上喝完酒,第二天醒来后会自觉没事,继续开车,殊不知,有时候是“人醒了,酒还没醒”。2017年9月30日凌晨5点左右,程某驾车由东向西行驶时,发生连环撞,导致三辆小轿车均不同程度受损。

经检测程某血液中酒精含量达168.06㎎∕100ml。原来,程某头天晚上和几个朋友吃夜宵喝了不少白酒,深夜1点多才结束,当时考虑到不能酒驾便把车停在了饭店门口。第二天早上起床后赶到饭店拿车上班,谁知栽在了“隔夜酒”上。

惠济法院经审理认为,程某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其行为已构成危险驾驶罪,应予惩罚。依照相关法律规定,以危险驾驶罪,判处程某拘役四个月,缓刑五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0000元。


大河报汽车网



//

【说法】正视“隔夜酒”危害,开车前一天避免大量饮酒

//


承办此案法官提醒,对酒后驾驶的认定,主要是根据驾驶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和是否在道路上行驶来决定的,具体什么时间喝的酒,对酒驾的认定影响并不大。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速度与很多因素有关系,不同的人饮用相同的酒,由于身体代谢能力不同,一定时间后的检测数值也会有不同。因此,提醒广大驾驶员朋友正视“隔夜酒”的危害,如果第二天有开车的打算,前一天应该避免大量饮酒,并且必须进行充分的休息,保证体内的酒精完全被分解。

大河报汽车网


大河小知识

根据公安部于2013年印发的《关于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犯罪嫌疑人在公安机关依法检查时,为逃避法律追究,在呼气酒精含量检验或者抽取血样前又饮酒,经检验其血液酒精含量达到醉酒标准的,应当认定为醉酒。

大河报汽车网


大河报汽车网


如今,各种网络段子层出不穷,

粉粉们一定要睁大眼睛,

千万不要“以身试段”,

否则你就会成为那个“经典段子”!

段子看一看,图个开心就好,

认真——你就输了!

大河报汽车网


一、吃解酒药能逃过酒驾检查吗?

大河报汽车网


解酒药主要是保护肝脏,而交警在查酒驾时测的是血液内酒精含量。酒驾检查一般为吹气检查和抽血检查两种,不管是吃解酒药还是吃口香糖都无法改变酒驾事实。显然,此路不通!

大河报汽车网


二、见到交警掉头跑能躲过去吗?

大河报汽车网


这招基本没用,因为各地交警查酒驾时,通常是网格化布控一定范围,某个区域内前后左右的路口都会有人驻守,一旦发现有酒驾嫌疑的,掉头就跑的,交警肯定会调查抓捕。

大河报汽车网


三、猛灌水后酒精含量会下降吗?

大河报汽车网


喝酒后用清水漱口,只能稍微降低口腔内的酒精浓度,但吹气检测是来自肺部的气体,不会因为喝几口水就能冲淡,这也是为什么交警要让开车人至少吹气两到三秒的原因。

更何况,酒精排放是个逐渐代谢的过程,有时长达10多个小时,体内酒精含量呈现从低到高再逐渐由高降低的过程,所以有时喝水后,测出的酒精含量不降反升。

大河报汽车网


四、自测后再上路就查不出来?

大河报汽车网


这招不过是自我安慰。因为普通市民买的酒精测试仪器,灵敏度不一定够。

交警使用的呼气酒精测试仪经过专门检验,灵敏度非常高。并且,认定醉驾酒精测试仪只是初步依据,要判断为“醉驾”,还要抽血查酒精含量。

大河报汽车网


五、酒驾后找人顶包会有用吗?

大河报汽车网


“顶包酒驾案”,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开车人发现有交警检查,立即和车上没喝酒的人调换座位;二是开车人逃离现场后,找没喝酒的亲友自首。

事实上,交警查酒驾时,大多是在路况、照明、视线良好并且有监控探头的地方,利于固定证据。监控设备可以清晰拍录车辆运动轨迹、驾驶室状况及证人证言。

此外,交警还会通过多方调查取证相互印证,不会给顶包者以可乘之机。何况,顶包者可能面临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