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买车·动态

新规实施一年 情况一切如旧

时间 : 2018-07-05 09:08:29来源 作者:祁驿

1441 1441

到7月1日为止,新的《汽车销售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已经正式实施一周年。有业内人士表示,“新《办法》施行一年来对汽车流通领域并没有产生预期的影响,施行前后没有实质性变化。”现实情况究竟如何,记者进行了调查。

大河报汽车网


探访:变相加价捆绑销售依旧

7月1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办法》已经实施一年,但紧俏的车型依然在加价销售,只不过改变了一些形式。

购买某德系豪华品牌车型需要加装近万元精品礼包,不然要等两个多月才能提车,否则具体交车日期无法确定。

购买某美系MPV要加价两万元装饰,而某美系进口SUV要加价20万元,不过全部以“定金”或者“装饰费”的形式存在。

同样,某日系品牌4S店销售人员表示,若要短时间内提该品牌某款SUV,需额外购买1.5万~2万元装饰,且只有高配没有低配车型。

大河报汽车网

记者发现,和《办法》执行前略有不同的是,现在4S店销售人员的报价是两种:一种是裸车价,但是提车排队等候时间长,且时间无法确定;一种是加装数千至数万元装饰,或者购买保险、精品、延保等衍生服务,可以优先提车。

“我们这里没有加价,只是需要加装个性配置而已,而且都是客户自愿的,这并不算违规。”4S店的销售人员称,“由于单车销售实际是亏损的,因此肯定会建议客户选择购买一些附加服务,整个过程中客户可以自由选择,不存在强买强卖。”

大河报汽车网


厂家:还得依靠4S店渠道

“销售汽车装饰是4S店的营利点之一,在车源紧张的情况下,肯定会出现让消费者增加购买装饰,以达到获取更高利润的目的,想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从根本上改变产品的供需关系。”河省汽车行业协会负责人指出,《办法》要求打破4S店垄断销售,多渠道的销售汽车,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新《办法》实施之后,我们也做了很多尝试。”领克相关负责人表示,领克从一开始的渠道建设,就按照《办法》的要求,设置了多种渠道,除了传统的4S店,还有线上预定的领克商城和直营渠道领克空间。

大河报汽车网

“为保证售价平等,我们花费两亿元,打造出CEP系统(客户融合平台),目的就是实现经销商与厂家在订单及客户管理系统上的完全统一。”该负责人表示,但实际情况是,提车效率和服务能力最高的依然是4S店,在短时间内,4S店依然是主要渠道。

“《办法》规定厂家与商家的销售协议签订期为五年,但经销商却可以随时退网。”某自主品牌华中区域负责人说,《办法》对这种情况其实没有约束,造成厂家的新渠道拓展意愿不强,“4S店渠道投资那么多,经销商退网都没有约束,其他的渠道我们就更难监管了”。

也有厂家负责人表示,大部分汽车品牌在选择线下合作伙伴时,均会制定销售指标以及各项业绩考核,而这些对于综合性经销模式的汽车超市和汽车电商来说是无效的,这也制约了厂家扩展4S店以外新渠道的热情。

大河报汽车网


经销商:厂商关系没有改变

“我支持《办法》啊,但厂家的压库和各种考核并没有松动。”一家日系4S店的负责人表示,《办法》没有对厂商关系的改善起到实际作用,“4S店还是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要完成各种考核、各种提车指标,这样实际上每台车都是亏损的。”该负责人表示,《办法》规定厂家不得向4S店下达销量指标,但双方同意的例外。“这个规定等于没有,由于指标与返利挂钩,返利决定车价,为了要返利,大部分经销商的库存指数都居高不下”。

不仅如此,《办法》中的一些规定也并没有起到效力,比如规定经销商可以不从厂方进零配件,而事实上厂家对4S店仍然有零配件进货指标并直接与返利挂钩;规定废除建店标准,但如今建店依然有ABCD几种规模档次且有不同比例补贴

“热销车型加价的就那几个,大部分车型在指导价基础上优惠怎么没人说了?”在采访中,不少经销商表示,消费者看到的只是“加价提车”和“捆绑销售”,但根本原因是4S店长期处于单车销售亏损的状况下,“《办法》限制4S店获取附加服务效益,但附加服务收益是4S店不可或缺的三大效益来源之一,现在没有哪家经销商是不提供衍生服务而单纯靠卖车实现盈利的。”经销商负责人普遍认为,《办法》没有理顺厂、商关系,因而反映在市场上就是效果有限。

大河报汽车网


汽车超市:没有从《办法》中获得发展

《办法》鼓励“汽车超市”、鼓励平行进口、取消跨区销售限制等政策在落地实施后,对于平行进口车和汽车超市的发展是否起到了促进作用呢?

“今年车市行情从年初开始就不行,就更别说做汽车超市的了。”郑州一家汽车超市的负责人曹先生说,由于紧俏车型货源紧张,加上近期关税反复波动,今年卖车几乎已经没有什么利润,“我们还羡慕人家4S店呢,至少有售后和延伸服务可以保障利润。”曹先生表示,现在全国的汽车超市老板都在加强保险、售后等环节,“不但4S店没有取消这些,我们也被市场逼得学会这些,不再单靠卖车了”。

商丘民权一家汽车超市的老板卢先生表示,虽然《办法》鼓励多种渠道,不再强制要求品牌授权,实行授权和非授权两种模式,但他还是想把自己的汽车超市升级为厂家品牌授权店,“光做超市,没有售后服务,而且车源也受上级4S店控制,这样在市场不好的时候太难了”。

“客户不会理会我们有没有授权,关键还是车源和价格。”郑州主营丰田系列平行进口车的飞驰名车负责人表示,《办法》并没有打消消费者对平行进口车售后方面的顾虑。

大河报汽车网


消费者:虽然无奈还是只能选4S店

郑州市民汪先生上周在4S店里预订了一辆SUV,他在多家4S店询价后发现都需要加价提车,只是加多加少不同而已。汪先生说,他也曾看过汽车超市,但是发现汽车超市实际情况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样,“销售品牌较少、金融方案昂贵,而且热销车型无法提供试驾,有的直接把我们带到4S店去试驾。”汪先生说,考虑到售后保养情况,他还是选择接受4S店的加价。

“我们县的那些汽车超市不行,想详细了解下车的情况都做不到。”信阳新县的邵先生告诉记者,在汽车超市选车的时候,无法获得像4S店那样详细的产品介绍,毕竟多种品牌同时展出,营业员很难做到对每款车型的性能参数都了如指掌。

汽车电商则因为提车难等问题,已经被消费者放弃,郑州市民周先生曾有过两次汽车电商的购买经历,“第一次是网上的优惠车型,半年多都提不了车,必须加价;第二次干脆就是老款库存车。”周先生说,既然网上购车依然要到4S店提车,还不如直接选择4S店。

“以4S店为主要特征的特许销售模式是经过多年实践推出的,符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还有很强的生命力。”业内人士表示,《办法》要想真正发挥作用,还要先理顺厂家、商家和消费者的关系。